是15~44歲女性中第三大高發(fā)惡性腫liu
隨著健康知識的普及
越來越多女性認識到預防宮頸癌的重要性
HPV疫苗,也一直處于供不應求狀態(tài)
宮頸癌的防控體系,主要分為三級:
* 一級防線:接種HPV疫苗
* 二級防線:定期進行HPV與TCT(新伯氏薄層基液細胞檢查)
* 三級防線:治liao癌前病變
無論是否接種疫苗,都建議定期進行HPV與TCT檢查。但很多人檢查后,看到報告單,就開始慌了:

先別著急!有些情況只需要定期復查,而有些,則需要進一步檢查!
首先,我們要搞清楚,HPV檢查,是檢測有無可能導致宮頸病變和宮頸癌的病毒,查的是“原因”。HPV有200多種型別,根據其危險性,分為低危型與高危型。
高危型的持續(xù)性感染,會引起宮頸惡性腫liu;低危型的HPV,有的會自動清除,有的會引發(fā)外陰陰道尖銳濕疣,可定期復查。
高危型HPV主要包括:16、18、31、33、35、39、45、51、52、56、58、59、68、73、82型,其中16型和18型危險性zui高。
TCT檢查,是檢測宮頸細胞是否發(fā)生異常變化,查的是“結果”。
一般不會引起宮頸癌變。
若此時:
TCT正常,則一年后復查即可,若結果相同,可考慮進行陰道鏡檢查。
TCT異常(非典型的鱗狀細胞癌),建議進行陰道鏡檢查。
TCT異常(出現(xiàn)鱗狀上皮病變),則需要進行陰道鏡檢查+宮頸活檢。
如果不是16、18、31或33型,且無癥狀,宮頸外觀正常,TCT正常,基本不用做陰道鏡檢查。除此之外,無論TCT是否異常,都建議進行陰道鏡檢查。特別是16/18陽性的,建議同時進行宮頸活檢。
? 陰道異常排液,或頻繁接觸性出血
? 臨床癥狀或體征可疑宮頸病變和宮頸癌者
? 宮頸、陰道及外陰病變治liao后復查及評估
應對方法:陰道鏡+必要時宮頸活檢
當然了,可能遇到的情況不止這些。做完檢查后,若遇到異常,請咨詢醫(yī)生,他們會根據你的情況給予專業(yè)分析與幫助。

>>>
如果光聽名字,有些人可能會把陰道鏡和胃鏡聯(lián)想在一起,覺得可怕、緊張。
其實,陰道鏡和胃鏡不同,不會在體內長驅直入,而是和觀察的位置保持一定的距離,通過鏡頭對焦,獲得清晰的圖像。陰道鏡就像一個特大倍數的“放大鏡”,幫助醫(yī)生對局部細節(jié)看得更真切,從而發(fā)現(xiàn)肉眼看不清楚的微小病變。必要時,醫(yī)生還會對可疑有病變的部位,取下一小塊,去檢查,看看到底是否有病變。這個取小塊組織送病理的過程,叫“活檢”。所以活檢,其實是陰道鏡檢查中的一個步驟。而醫(yī)生,則會在觀察的過程中,綜合分析患病風險,zui終決定是現(xiàn)在就活檢,還是繼續(xù)隨診觀察。雖然這個過程難免會有些不適,但大部分做過檢查的女性反饋,基本是在可耐受范圍內,所以姐妹們也不必太過緊張。

HPV、TCT檢查,就像是“篩子”,定期做好檢查,能幫助女性更早地發(fā)現(xiàn)宮頸癌的潛在苗頭,盡早“過濾”掉宮頸惡性腫liu。
若是篩查結果有問題,也能及時尋求專業(yè)的醫(yī)liao幫助,做好阻斷治liao。
HPV檢查,建議每年一次,若連續(xù)2次HPV和細胞學篩查均為正常者,可適當延長篩查間隔時間。
免疫功能低下者篩查間隔時間應較短,建議每年篩查一次。